多元職場的實習之旅,讓我弭平焦慮,重新找到探索職涯的勇氣

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文/許芳綺(若水行銷部品牌營運實習生)

嗨!我是芳綺,目前就讀臺灣大學歷史系四年級,做為一個文史哲領域的學生,我一邊聽著「唸歷史系能當飯吃嗎?」「歷史系畢業後能做什麼?」等種種質疑,一邊找不到前進方向,進入若水前,我的職涯焦慮達到巔峰狀態。

當時雖對「社會企業」只是一知半解,但看到104人力銀行上,若水在公司簡介中兼顧獲利和助人的Tech for Good願景,讓我發現一絲走出不一樣職涯的可能性。

但真正成為若水行銷部實習生後,反而讓我出現另一種狀態的工作焦慮。

原來脆弱與不完美也可以是菜鳥的一種資本

身為若水社群小編,主要工作多在社群的內容規劃。但如何拿捏商業營運的本質,又保有關注社會議題溫度的品牌人設,在專案推動的過程中,我始終抓不到角色的平衡點。

即使無法順利上手,內心卻總覺得應該要更努力、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解方,卻也因此開始陷入質疑自己工作能力的懷疑漩渦。最後,是在Mentor的鼓勵下,將我一步步從失敗深淵中拉出。

後來發現,「不敢說」,其實是每一次任務失敗的關鍵。

為了解決心魔,就必須找回自我肯定的能力。在與 Mentor 的幾次對話後,我終於發現脆弱和不完美,正是一個菜鳥工作者,最難能可貴的資本。坦然接受因為沒經驗所以暫時做不好、不完美,給自己犯錯及學習的空間,轉而將心力放在「如何讓自己下次做得更好。」

「說出問題」的訓練,必須從日常任務執行做起。首先是工作流程的修正,向 Mentor 回報進度,成為我們之間的新默契。抱持著「慢就是快」的精神,做好每個環節的溝通確認,讓我的了解成為你的明白,編織出綿密的接球網。

然後試著在每一次的任務中,反覆推敲出卡點,和 Mentor 共同討論可能的解方。主管經驗的加入,為我在思維困境中指引出一條明路,也漸漸找到自行突破的方法。工作能力的成長,讓我逐漸堆疊起作為職場工作者的自信!

我才真心意識到,「失敗」並不是一腳踏錯就會跌入萬丈的深淵;而是在追求目標、努力向前奔跑路途中的珍貴休息站。在若水,Mentor會與你一起短暫停下腳步,從失敗經驗裡找出新解方,把坑補起來、鋪出一條更平整的道路,再重新整裝出發。

每個人的意見都值得被重視

每次會議前的 Check in,是我最印象深刻的若水日常。Check in 是為了讓每個人順利進入會議討論狀態,所進行的大腦暖身操。利用短短的十幾分鐘,交流彼此最近的看見,話題可以是工作執行的心得、人際關係的糾結,也可以是生活趣事的輕鬆談。看著身旁同事你來我往地熱烈談論近期的新體驗及收穫,我也感受到,在這個會議上,只要願意分享,每個人的想法都會被好好聆聽並給予回應!

因此,我漸漸理解「人微言輕」在若水並不適用。像是討論新網頁的排版時,不只要考慮美感及品牌調性,更要以使用者的角度,檢視網頁UI/UX的溝通效果。每個人都是媒體使用者,透過集思廣益,說出自己的看法,才能找到最佳化使用者體驗又貼近若水調性的網頁版型。但作為菜鳥實習生,一開始,我不太敢、也不太會給出意見,因為怕「說錯話。」

主管們察覺到我的退縮及沉默後,總是一邊鼓勵發言、一邊引導我說出「為何覺得 A 版型比 B 版型更好?」的原因。後來發現,針對問題痛點、釐清想法能給自己說話的底氣,然後相信「每個人的意見都值得被重視」,其實觀點就會自然脫口而出。

完美的意見並不存在,我觀察到正因為不同身分背景的工作者著眼的重點及細節不同,而能從不同的角度檢視事情的樣貌。透過頻繁的意見交流及觀點對焦,更可以發現彼此的盲點,讓團隊找到從 A 走向 A+ 的途徑。

但若水給予我的養分,並不只來自於工作上與主管、同事間的協作互動。

讀書會上成為講者和大家分享我在書中的看見,也發現自己其實很享受與人溝通的舞台(圖源:若水國際)

正因我們不一樣,才能拼湊出多元的世界

在這段實習中,我認識了許多身障同事,更深刻體驗到,「同溫層」的厚度,比想像的更具影響力。回顧過往求學歷程,我才發現,其實沒有什麼機會與身障同學相處,所以一開始聊天交流時,我總是會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過度檢視,怕一不注意就會冒犯對方。但在幾次溝通交流中,我看見身障者,作為專業工作者或是朋友,透過豐富的工作歷練及深刻的生命經驗,壯大的不只是工作能力、更是自我價值的肯定。

而一次與身障同事一起看展的經驗,讓我有機會站離他們近一點,瞥見他們眼中的世界。在一起前往展覽會場的途中,我們踏上園區內那條我走過不下數十次、習以為常的道路,但當輪椅因為地面石板過大的間隙、高低不齊的落差而晃動不穩時,我才注意到,原來這並不是一條「平坦」的道路。

赫然發覺,曾經熟知的全世界,不過是這個時空裡的一個小角落。而這一個由形狀、顏色各異的拼圖組成的多元世界,每個人都在用各自合適的步調,試著找到舒坦的方式過日子。

在若水,跳脫同溫層以外的互動交流,讓我就像是站上巨人的肩膀,從主管的經驗中,學習用不同角度思考事情、吸取多元觀點,也從身障同事的眼中,看見我從沒見過、更遼闊且真實的世界。

看見真實的自我,找到探索職涯的原動力

我想,這段實習的日子,最大的收穫,是了解到在探索職涯的過程中,比起關注外界對「我」的評價,更重要的是將目光轉回聚焦到內在的「自我」。

在我的成長經驗中,每一道題目,即使難解也會有一個公認的標準答案,我原以為職涯命題的解法也如此。進入若水以前,我總依據外界的眼光及標準去規劃職涯,也因此受困於「成功/失敗」的框架,而感到焦慮及迷惘。

可是,若水實習時的所見所聞讓我發現,站在抉擇職涯方向的岔路口,我需要的不是標準解答,而是最適合我的解方。但要從朝向哪裡出發呢?

Mentor 提醒我:「想要向前跑,先必須要看清楚腳下的起跑點。」

我客觀分析目前的工作能力,了解到失敗並不是盡頭,而是成長的開始。從一次次的犯錯及修正的學習過程中,看見軟、硬實力的成長,也因此提升自我肯定的信心。

在團隊中,不論是與主管的意見交流、或者是與身障同事的聊天互動,也讓我察覺眼中世界的狹隘,學會轉頭瀏覽其他角度的風景。我才能在拓展眼界的同時,接受真實的、與眾不同的自己。

比起一味追隨他人眼中「最好的」職種選擇,現在,我更常問自己:「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?」因為,世界這麼大,總會錨定出屬於我的正確方向,而職涯之路,將會是我用雙腳所記錄下的成長軌跡。

延伸閱讀
·25歲的你,也在夢想和工作之間掙扎嗎?
·當SDGs浪潮來臨:給想發揮影響力的你三個行前指南
·專訪《Z視感》製作團隊:拼湊你我手中的拼圖,用行動化解焦慮與迷惘!

熱門文章
當團隊成員意見分歧,該如何凝聚共識?
科技可以如何幫社會解決問題?關鍵只有一個
一個足以改變下個世代的故事:職場上消失的5%族群,你看見了嗎?
成功團隊把員工心理安全感放第一,若水獲HR ASIA肯定的祕密
職場心理安全感的實踐:面對衝突,我們都有可能是那個人

關注若水頻道

取得最新資訊和第一手消息!

若水Tech for Goo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