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Flow DEI】如何辦理一場多元共融的運動會(下)

若水第一屆DEI運動會_小隊

若水第一屆DEI運動會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上一篇文章,主要聚焦在多元共融運動會的本身,包括舉辦這樣DEI活動的起心動念,以及實際上如何將DEI精神融入進運動賽事中,此篇文章則進一步探討更多從參加者立場為出發點的設計及方法,分享如何鼓勵多元族群進到運動場上展開對話。

讓「參與感受」與「消弭體況落差」做最溫柔的結合

當賽事的架構大致都底定後,就是開始做細部調整了。整個賽事設計過程中,除了活動本身,大家花最多時間討論的就是參與感受及實際體況落差的平衡。

為什麼這個平衡很重要?

舉例來說,今天如果在設計「消弭體況落差」這件事情不夠細緻,很容易會參與者有一種幽微的感受:「我是不是被讓了?」、「這樣讓公平嗎?」

像是在投籃比賽,對於手部功能較弱(手沒力或手部攣縮)的同仁就比較難參與。於是,我們就設計了一個平行籃框作為投射點,讓輪椅同仁也能參與其中,乍看之下很好的安排,但執行團隊的成員又跑出不同的擔憂,「這個平行籃框好像太簡單,這樣的設計會不會太刻意區別,反而讓一些同仁感到不舒服?」。

在進行大隊接力討論時也有成員覺得,「我覺得棒次的安排太刻意了,這樣好像電動輪椅/手推輪椅同仁只能跑特定棒次!跟其他夥伴(直立人)相比,沒有同樣的自主選擇權。」

平行籃框,適合輪椅/手部功能較弱的同仁參與投籃賽事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類似的討論不斷在會議上提出,雖然我們很努力去調整跟優化,但最終也意識到,可能無法設計出100%完美,適合所有人參與的賽事。所以,最重要的是:盡可能抓住以全員參與、多元共融為目標和終極信念,接受局部的不完美。

有了這個認知後,我們便將賽事以整體比例來做判斷基礎,80%的全員參與,20%的賽事交給小隊們自己去討論及配置。我們相信日常DEI的文化底蘊,足夠帶領大家理解運動會的用意。

當然,相關配套也是要處理的,例如,2次的隊長會議及1次的全體說明會,除了確保全員足夠了解賽事宗旨及精神,更讓隊長能充分理解每一位隊員狀況,並預想各種情境,在有意識的引導下,讓DEI在各小隊中自然發生。

解決了「參與感受」,下一步就是「消弭體況落差」,設計團隊絞盡腦汁將賽事各種情境套入全體身障同仁的體況,這個遊戲某位身障同仁能不能玩?他手可能無法抬那麼高?他握得住嗎?我們要設計什麼樣的輔具比較適合?但最終學習到,再多的設想比不上一次寶貴的「實驗」。

籌辦團隊邀請同仁一起進行測試,發現輪椅同仁的手持棍大概要2倍長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另外,以人體彈珠台為例,我們設計了電風扇、吸管、扇子等各類輔具,大家都覺得電風扇是闖關神器,可以讓身障者在這一關卡反而具有優勢,但找同仁來實驗過後發現,即便體況類似的同仁,有些人對於手持扇如魚得水,有些人卻操作不易,部分的同仁直接吹的效果還比用吸管好。

人體彈珠台關卡,身障同仁選擇自己適合的輔具(手持電風扇/吸管/扇子)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這樣的經驗,讓我們更加意識到「驗證」的重要,在運動會前,更是在公司辦理了冰壺熱身賽及大大小小的賽事測驗,最終才將運動會的所有賽事定案。

本屆多元共融運動會6項賽事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你願意參加公司舉辦的運動會嗎?

還記得,一發布要辦「運動會」的消息,有肌萎症的同仁小靜馬上說,「我可以當啦啦隊或是協助其他工作。」過往成長經驗,讓她難以相信自己可以成為運動會的主體,而這也反映了多數身障族群共同的銘記。

為了消弭大家對於運動會的疑慮,若水設計大量的軟性溝通,並設定「Have fun」為溝通主軸,藉此消弭對個人體況的擔憂。透過舉辦運動員選秀會、公司熱身賽,同時還有「線上嗆聲活動」,讓各小隊成員可以在運動會前有更多理解、互動,凝聚團隊共識,讓DEI自然發生。

最終也發現,當大家聚焦在同一個目標後,那些一般在工作場域時大家可能會刻意去避免聊到的私人議題,在想要獲勝的前提下,訴說自我及包容他人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,大家甚至諜對諜的開始展開賽前練習。

選秀會,隊長公布選秀名單並掛階隊伍顏色的運動護腕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為了運動會偷偷私下相揪練習的同仁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與其想半天,不如先勇敢的展開對話吧!

雖然分享了很多籌辦心得,但還是呼應一開始所說的,技術的問題都是其次,意願最為重要,你相不相信這些事情是應該要做的!如果應該做,就不要再想了,衝吧!

這一次運動會最深刻的學習跟收穫,就是,勇敢的先伸出對話的橄欖枝。

很多時候,問題來自於不理解,因為不了解他人,進而造成錯誤的期待而導致誤會,這次運動會,讓我理解到多元的組成只是DEI的第一步,不同族群聚在一起不一定會自動展開對話,透過設計促成對話及理解,才有機會讓原本的猜想成為真實的答案,多元的我們才能踏出共融的第一步。

運動會後跟同事聊天,阿仁跟我分享,「透過這次運動會,我才知道這個跟他相處快8年的腦麻同事,原來手部的障礙是這樣,平常在辦公室沒有注意到,他工作上使用滑鼠的方式,這次運動會才有機會觀察到這塊。」

志凱說,「在一起討論比賽策略的時候,大家好像就很自然地去談自己的體況,沒有什麼顧忌,只為了團隊的勝利!」小靜說,當初公司公布運動會時,她回家跟父母分享,父母還覺得他只能當啦啦隊幫別人加油,這次她有照片為證,第一次真正上場,從頭到尾參加完運動會!

這些真摯的回饋是每次活動最大的收穫,也是讓我覺得雖然籌辦不易,卻總是期待下一次DEI活動的到來,設計出更多有趣的共融活動讓大家一起玩。也希望,每個不管屬於怎樣的狀況/族群的你,都有機會能來體驗一場,讓所有人都能樂在其中的運動會。

延伸閱讀
【Flow DEI】如何辦理一場多元共融的運動會(上)
想發揮社會影響力,該培養哪些專業能力?
專訪《Z視感》製作團隊:拼湊你我手中的拼圖,用行動化解焦慮與迷惘!

熱門文章
當團隊成員意見分歧,該如何凝聚共識?
科技可以如何幫社會解決問題?關鍵只有一個
一個足以改變下個世代的故事:職場上消失的5%族群,你看見了嗎?
成功團隊把員工心理安全感放第一,若水獲HR ASIA肯定的祕密
職場心理安全感的實踐:面對衝突,我們都有可能是那個人

關注若水頻道

取得最新資訊和第一手消息!

若水Tech for Goo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