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跨世代對談1】從商業到社創,勇敢選擇,找到人生的最佳甜蜜點 | One-Forty陳凱翔×若水國際陳潔如

One-Forty是一間東南亞移工相關的非營利組織,創辦人陳凱翔商學院畢業後,憑著熱情踏入社創領域,已經邁入第七個年頭;立志為身障者創造工作機會,若水國際執行長陳潔如(S)在三十幾歲時,決定從資通產業經理人,轉變為社會企業的CEO。今年,是她加入若水的第十三年。

同樣的背景,不同的世代,什麼原因吸引他們毅然決然地投入社創領域?若水編輯團隊邀請兩位社創人首度跨世代對談,職涯與志向之間,如何真切地做出選擇?在社創領域裡,他們經歷了哪些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?

Q:當初為什麼會跨進社創領域?

凱翔:大學的時候我讀到無國界醫生的故事,發現原來可以用專業為社會做一點事,甚至讓這件事成為工作,這讓我覺得很興奮,想成為一位非營利組織(NPO)工作者。

我想了解NPO怎麼運作,所以畢業後跑去菲律賓當國際志工,在當地認識了很多菲律賓的朋友,他們告訴我,他們很多親戚在台灣工作。我突然發現,「對耶,為什麼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和這群人聊過天?」

為了解開這個疑惑,回台灣後,我周末都會跑去台北車站和移工聊天,也真的被一些移工的故事感動,從這個大家都不關注的議題,感受到投入的意義和價值感,於是創辦了One-Forty。

S:我在資通業界當了十幾年的經理人,下班後會跑去當義工張老師,工作和義工兩個角色分得很開。後來我讀了《與成功有約: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》這本書,裡面問說「你的墓誌銘是什麼?」,很觸動我。我梳理完之後發現,經理人和義工這兩個角色分太開了,在企業當一個高階經理人,不斷在不同專案裡打滾,年復一年追求更高的業績數字和位置……,這些好像不是我人生最後想要蓋棺論定的記錄。

後來我遇到若水,若水早年成立時的Slogan提到「用自己的專業,做一些為社會帶來改變的事」,吸引我加入,但當時壓根沒想到要當創業家,只想要幫助別人創業。

直到我開始做田野調查,去勝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蹲點兩年,接觸到很多身障者,看到工作對弱勢帶來的改變,受到很多啟發,才覺得我應該捲起袖子,自己做組織內部創業。這麼看來,凱翔跟我的歷程其實很相似。

Q:商學院的背景,在社創領域有什麼優勢或衝突嗎?

凱翔:我在第一線和NPO交流的時候,大家都說要向商業取經,我原本也相信這種說法,但現在想法有所改變,因為即使是企業創業,也有很多失敗的案例。Google或Amazon之所以成功,不是因為他們是商業公司,而是因為他們有一套卓越的經營管理方式。

所以我覺得,反而要思考如何向卓越的組織取經。NPO要管理的不只是財務目標,同時要用有限的資源,達到社會影響力等多重目標,難度更高,也更需要管理。

S:同意,從企業踏進社企,我覺得自己學的東西有一大半都用不上(笑),但是我覺得,商業管理其實可以被分成「心法」和「方法」兩種。

如何管理好一個組織,一個好的領導人是什麼,或是像Google這樣卓越的公司,如何突破既定框架,做出創新?這些都是管理的「心法」,放諸四海皆準。

但是管理的「方法」,到了社創領域就很需要客製化調整。因為組織型態不同,面對的議題不同,還有內在和外在利害關係人的管理等等,比在企業時更複雜,更難管理。

像是,如何在保有生產效率的同時,讓數百位沒有相關經驗的身障者,能夠順利融入工作產線?

如果能夠在SOP設計上找到最佳甜蜜點,那商業和社會目標之間就不是取捨,
而是能兩者兼顧。

只是這個過程需要勇敢的嘗試,而且比起企業更需要花一些功夫。

凱翔:不管是商業組織或非營利組織,都在思考如何能夠妥善管理,並且如何更有邏輯的去拆解問題。只是社會問題比商業問題更複雜,不只是提升利潤、降低成本和擴大市占率,還牽涉到人,以及各種情緒。

所以One-Forty會和管理顧問公司像KPMG、麥肯錫合作,舉辦內部培訓,去拆解問題的成因,例如移工不願意行動,是因為沒有辦法休假,還是活動不符合他真心想要的?通過這些解決問題的過程.培養夥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很多人會覺得創新就是突然有個靈感,或是組織文化制定好,自然而然就會形成這樣的文化,其實不是。這些都是需要被管理的。要有意識的建立一個即使失敗也不會被懲罰的管理機制,創新才有可能發生。

我也同時發現,有些事是光靠管理無法解決。

顧問公司解決問題,通常有利潤或成本相關的明確目標,再去拆解步驟,有效率的達成目標。但是當我們面對社會議題,前期設定目標反而是最難的,有很多事情也沒有對或錯的答案。

比如在做移工教育時,該做到什麼程度?課程難度設計得太深,受益人數就少,但反過來教得簡單一點,也會有人覺得我們教得太淺了。這些都沒有標準答案,只是一種選擇。

One-Forty 內部工作坊(圖片來源:One-Forty)

S:以心理學來說,人在工作上做出的反應,會和你的自我(Ego)、內在小孩(Inner Child),你的成長背景塑造出的潛意識的陰影(Shadow)有關。

在一般企業工作,你不會有太多陰影面跑出來,但是在社創領域,特別是和人有關的組織,很容易勾動自我和陰影。你可能會發現,面對同樣的議題或願景,每個人的內在小孩,會做出不一樣反應,甚至跳出來互相打架。

比如,當身障員工表現好的時候,我們應該給他獎品嗎?表現不好的時候,直白的溝通會不會傷到對方?在一般公司對員工說話時,我們可能不會有這些顧慮或設想,但是在社創領域,你會發現同一件事,會牽動到每一個人不同的反應。這是我在商學院的領導或管理課,都不曾觸碰到的議題。

如果你用企業的方式來管理社企或NPO,你一定會覺得這很難理解,很矛盾。但是當這些狀況不斷湧現時,你會發現不得不去處理它。而且我也覺得,

在社創領域,事情沒有對錯,只有選擇。

Q:什麼時候開始接受,很多事情沒有對錯之分?

凱翔:大概創業第三年,我們有一位移工課程的助教,某天晚上十點,他收到移工學員的私訊,想請助教帶他去看醫生。助教就很猶豫,到底該不該答應?我好像應該區分上下班時段,但是如果不做,是不是就違反了我在One-Forty的初衷?

我們針對這個議題討論了三小時,思考我們組織和移工的關係是什麼?是老師,父母,還是朋友的關係?最後得到一個答案:我們和移工是教練的關係。

我們相信移工是一個成熟的大人,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會盡力提供協助,讓他看見更廣的自己和世界,能夠自己去做選擇。但是無論他選擇做出什麼決定,和我們的責任是區隔開來的。

討論完以後,很多夥伴就放下很多束縛了,不會再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盡責,或是好像永遠都做得不夠。當然,每一個選擇都有好有壞,但是想清楚之後,團隊會更能相信自己。

S:創業第一年,我的感受就特別深。我一個人身兼CEO、業務、PM,一邊要想辦法趕快賺錢,帶領創業團隊活下來,一邊還要充當社工EAP(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,員工支持),你可以想像,每個角色之間的衝突其實非常嚴重。

當時團隊有一位泛自閉症的夥伴,我暫且叫他小華好了。當其他夥伴正在如火如荼的趕專案交付,小華一來公司就趴在桌上睡覺。其他同事問他:「欸你怎麼天天都在睡覺?」,他就直接回答:「因為我累了想睡覺,不可以嗎?」

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一般企業,大家會覺得他真是無法無天!但我的Mentor,勝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創辦人兼主任張英樹就和我說,自閉症有時候講話不太社會化,而且根據經驗,他覺得一定有其他原因,可能和藥物有關。

但是這在企業屬於個人隱私,我很猶豫該不該問小華。後來我鼓起勇氣問了,但是小華也不確定自己吃的是什麼藥,所以我就陪他去看小兒科。

一到小兒科,從小幫小華看病多年的醫生很驚訝,因為他第一次遇到公司主管帶員工來看診,還以為我是他的媽媽(笑)。而且,因為小華不懂得要主動向醫生溝通,所以醫生不知道他已經在工作了,一直都開會嗜睡的藥給他。

醫生幫他調整了藥物,回到公司以後,我再度面臨了掙扎。因為在企業,通常大家很不願意當眾揭露自己的脆弱和弱項。我問小華,你願意讓所有團隊夥伴,知道你的狀況嗎?他說好。

於是我就代他向團隊夥伴們說明他的情況,問大家,「你們能夠接受小華,在藥物調整好的這段時間,會在公司睡覺嗎?」夥伴們都同意,我覺得非常的訝異,上面這些都是我在企業裡面不曾遇過的經驗。

若水的Logo是一個半滿的杯子,提醒自己在獲利的同時,永遠保持謙虛.為匱乏的那半個世界努力。(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)

這就是後來為什麼,若水不只有HR部門,而是建立了一套員工支持系統(EAP),因為它不只支持身障者,同時也支持了非身障者有心理素質.去接納和自己不一樣的多元份子。

現在回頭來看都是有趣的經歷,但過程中真的有太多數不清的選擇,和你在企業裡面根本不會遇到的故事,真的沒有辦法用對錯來定義。

凱翔:對,沒有對錯,只有一連串的選擇。每一次挑戰都在練習如何換位思考、有更深的理解和同理心。

關於若水國際和One-Forty

若水國際希望透過科技和商業的力量,以社會企業的型態,為身障者提供不一樣的工作機會和選擇,改善生活並提升自我價值。

One-Forty則是一間協助東南亞移工的非營利組織,設計各種培力課,讓來台灣工作的東南亞移工可以提升自我價值,創造一個更友善的社會。

雖然關注的弱勢群體不同,但是兩者都是在做改變「人」的事情,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,為人創造正向改變。

延伸閱讀
·【跨世代對談2】相信脆弱和分享的力量,走出經營的舒適圈
·【跨世代對談3】社創組織的影響力,該怎麼衡量?

熱門文章
當團隊成員意見分歧,該如何凝聚共識?
科技可以如何幫社會解決問題?關鍵只有一個
一個足以改變下個世代的故事:職場上消失的5%族群,你看見了嗎?
成功團隊把員工心理安全感放第一,若水獲HR ASIA肯定的祕密
職場心理安全感的實踐:面對衝突,我們都有可能是那個人

關注若水頻道

取得最新資訊和第一手消息!

若水Tech for Goo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