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若水國際
原本在新創線上課程平台從事PM(Project Manager)的Vivian,為了發展跨產業工作歷練和職涯技能樹,來到資訊科技業,成為在第一線工作的若水AI數據服務事業部PM。
被問到為什麼想要來若水?Vivian眼神發光:「我接觸到以前碰不到的面向,而且,還有很多事情想繼續挑戰下去。」
問:嗨,Vivian,你覺得在若水擔任PM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什麼?
PM的日常工作就像八爪章魚一樣,同時進行許多事情:釐清客戶需求、與同事核對流程、專案內容、控制成本及追蹤專案進度等。
我目前投入PM的工作已有4年半,以前在教育產業,練就的是專案籌備、網路行銷課程的技能,到了若水之後,進一步接觸到成本控管、公司內部的資源調度、供應商管理(產能與產線),面向更廣了。
若水的AI數據服務事業部,累積執行超過200多個AI標註案,發展出一套標準化流程。但因為每一個標註專案的需求千變萬化,時常需要花時間去梳理客戶對AI專案發展的目標及對應到數據之間的關係,所以我們要依專案需求,不斷優化標註流程以及學習新工具,非常有挑戰!
再加上專案週期不長,AI數據服務事業部的PM手上通常有好幾個不同階段的專案在運作,又因每個專案的性質與流程設計不同,需要把繁複的工作環節安排好先後順序、確保工序間能順暢銜接。如果你希望磨練自己在「Multi-Task」、「組織規劃」、「危機處理」的能力,若水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。
"在若水當PM,最最不一樣的地方是:你會對利害關係人很有感,你能做的絕對比想像中的自己大很多。"
以前在一般企業,PM關注的是如期產出,如果今天供應商發生困難,比較不會去在意背後發生了什麼事。
但在若水,居家身障標註師是我們的供應商,也因為標註師在身體能力條件上的限制,在PM這個位置上需要做的風險管理,也會比一般科技公司PM考量的更多,需要有更強大的同理心跟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「身為專案的負責PM,當其中一條供應商(標註師)突然1~2天斷了聯繫,團隊除了熟練的找到替補產能之外,會共同警覺的念頭是『他怎麼了?!』」
過去曾經發生因為天氣轉涼,標註師因為肌肉收縮,從椅子上跌落在地無法自己起身,就這樣躺在冰冷的地板上,等家人下班回家才趕緊送醫。當我們察覺到產線停擺,立即啟動內部機制,嘗試聯繫該標註師,但因標註師家中沒人,他的手機也不在身上,因此無法確認狀態提供適當的協助。
因為這次事件,公司團隊成立了任務小組研究智能音箱或手機語音設定,希望未來能在發生這類事情時,讓標註師們能多一個通知呼救的管道。
我還記得,第一個專案執行完後,收到了某一位標註師給我的私訊:「謝謝 Vivian 給我在執行這次專案的協助^_^」,我才突然深深地感受到了我的工作的價值-如果有辦法開設更多的專案,等於增加居家身障標註師更多的工作機會。
問:進來若水後,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?
答:進入若水擔任PM的前三個月,學習及處理的資訊量非常龐大,第二個月就在mentor的陪同下,到一線跟客戶洽談並開啟自己的專案。在若水,有兩個我認為特別棒的文化:
(1)會議後的 check out
每次會議後,與會成員都會花幾分鐘時間進行會議的「check out」,明確點出哪裡好、哪裡待加強以及怎麼加強,這對我在工作上是很重要的成長!
不只是針對會議的報告者,而是會議中的所有事項,例如:會議的流程、簡報的呈現方法、其他與會者的表現、對於剛剛某一段客戶或供應商的反應做討論等。這個環節大大的幫助我更快了解客戶,對焦公司重視的事情。
(2)讓錯誤產生價值
剛來到若水時的第二個專案,我就遇到了專案執行時間估算錯誤,導致專案可能需要延後交期的情況。
當我戰戰兢兢的去找主管說明時,主管相當冷靜的找來相關人員,重新確認了一次先前計算的方式,以及錯誤發生的原因後,立即召集負責流程設計的同事與其他PM和我一起開了個會,討論UI以及標註流程如何重新設計。
當天我們就把該專案的新作法定案、並做出了標註平台,讓交期回到了與客戶議定的時間內。
在這個經驗中,我感受到:
"檢討「犯錯」不是不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讓錯誤產生價值,而不是只有代價。"
團隊在遇到問題時,重視如何快速找出錯誤並反思流程設計,透過集思廣益找到更好的做法將專案推進,不在當下糾結,但絕不二過。這就是我在若水體驗到的文化—積極與專注在要達成的目標上。

問:對於想踏入這個領域的工作者,你會建議?
當初來若水面試的時候,AI 部門主管跟執行長都和我提到兩件事情:
(1)Culture Fit:
進入社會企業,若是不清楚自己為何而來、要去何處的人,或是講不清楚希望在這間公司獲得什麼、留下什麼,通常可能來沒有多久,就會離開了。
若水是一間社會企業,社會企業的盈利是為了能讓事業維持運轉,並將其餘的利潤投注在想解決的社會議題中。我們都希望,「因為自己讓世界有一些些不一樣」。所以大家會有共同的文化、信念和價值觀,這需要紀律彼此維護,也在無形之中營造起團隊信任感。
在若水的AI數據服務事業部,同事們的關係比較像「戰友」,對於目標專注、一致:找到更可長可久的商業機制,進而為身障者創造工作機會。我會形容這群戰友們都很有野心,對於新知識、新觀念和新機會,敢於不斷學習與投入行動。
(2)適應力強、彈性高:
作為一間科技新創的社會企業,我覺得若水很講求工作的效率與優化,也願意給員工舞台發揮,有彈性的賦予新任務,或職位調整。
在我加入團隊的一年間,就已經看到了流程上的調整,與團隊人員的跨組彈性調動。如果你對組織運作、如何優化資源運用這類議題有興趣,這裡提供了一個歡迎大膽創新和實踐的機會。
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有創業家精神的人,喜歡思考如何把手上的事情盡量做好,達到團隊目標。在若水這間科技業的社會企業當PM,需要考量的面向更廣了,乍看之下很難,但學習的東西也非常多。
不只是透過工作創造影響力,因為我當初加入若水時,已經有明確的目標,希望發展更廣的、更紮實的PM技能,所以高度彈性變動的工作,對我來說反而是鮮活的成長與挑戰。我也期待看見未來的自己,成為一個進階的problem solver,提升解決複雜問題的應變力。
我們正在尋找和我們相似隊友,歡迎有志一同的夥伴加入若水!
延伸閱讀
·成功團隊把員工心理安全感放第一,若水獲HR ASIA肯定的祕密
·新型態的企業,用商業的力量,在解決社會議題
·當SDGs浪潮來臨:給想發揮影響力的你三個行前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