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pexels
破萬人的科技創新社群,怎麼來的?
「善用科技的力量,就能改變世界」,這是社會創新營舉辦人英國人保羅・米勒(Paul Miller)的信念。米勒是一位關心科技和人類社會演變的科技宅,2008年他透過網路發出英雄帖,號召有相同信念的夥伴,一起集思廣益沒想到,社會創新營一炮而紅!在英國追加五場,隨後擴及全球25個國家。
這群無名英雄聚在一起,嘗試用科技解決剩食問題,改良再生能源系統,媒合國際志工等等,逐漸形成一個科技向善的社群。光是他們成立的Tech for Good London社群,至今就有超過10,000名註冊會員,直到2022年還在持續擴大—這還不包括受到他們啟發、在世界各地萌發的國際社群!
無名英雄想出的科技向善好點子
社會創新營拋出的許多點子,有些甚至真的變成了生活化的解方。
你曾經一時衝動,購入DIY工具、球拍、魚缸等物品,如今堆在角落乏人問津嗎?即使如此,人們仍不停地消費,而網路購物也讓鄰里之間的情感變淡。
「我們想要什麼就買,但卻從來不問,」發想人塞思·雷諾茲(Seth Reynolds)說。Stuffshare,類似「借物版」的eBay,鼓勵物品共享。透過它的搜尋頁面,你可以出借或租用需要的生活用品,減少減少消費和浪費。
另一方面,GoodGym則是將日常跑步的鍛鍊項目,轉換成訪視獨居老人、送餐、送物資等行善義舉。發想人伊福·戈姆利(Ivo Gormley)說:「倫敦每天有這麼多人在跑步,這些能量卻沒有獲得利用⋯⋯若運動只是為了自己,簡直是糟蹋人類的潛能。 」
不只探訪獨居老人,GoodGym也協助社區種樹打掃、幫食物銀行的食品做分類,這些活動促進了人際連結,甚至還有成員透過參與活動,認識價值觀相近的另一半!
米勒大進擊:進一步成立加速器BGV
「我們學到,當你渴望做出有意義的東西時,一點小錢就能走很遠。而創業新手最強大的工具之一,就是同儕網絡。」有了社會創新營的成功先例,米勒仍未停下腳步。他將目光看向大西洋那頭的美國,加速器計畫隱然自成一股小趨勢。
2012年,米勒和他的夥伴們再度進擊,以所在地Bethnal Green為名,創立歐洲最早進行影響力投資的加速器計畫——Bethnal Green Ventures(簡稱BGV),後來被選為「你該認識的25家英國創投」之一,甚至還與臉書合作,寫下更精采的故事。
BGV如何從零到一成立,後來又有哪些行動?閱讀這篇文章,一窺更多科技改變世界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