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位盲眼女士,讓蘋果、微軟、聯合利華、Google為身障就業動起來!

(圖片來源:bemyeyes

你知道嗎?不只LGBTQ、膚色或人種等面相,身障就業其實也是「多元與共融(Diversity and Inclusion)」的一環,只是這個被低估的關鍵少數,很少被注意。

全球最大的身障者商業倡議組織「價值五百強」(The Valuable 500)高手雲集,微軟、聯合利華、谷歌、可口可樂、全日空、軟銀等企業執行長都是成員,蘋果是其中第五百號成員。

這些企業挑戰「多元與共融」的概念,致力讓企業在職場上落實身障就業。你可能想不到,在背後將身障議題推上世界經濟舞台,組成價值五百強的是一位身障者:卡洛琳.凱西(Caroline Casey)。

化障礙為動力,盲眼凱西的自我實現之旅

凱西出生六個月時,襁褓中的她被診斷出先天的眼白化病,眼前的世界「像是糊上一層厚厚的凡士林」。即使在法律上是盲人,領有殘障手冊,她一無所知。為了保護她免於身障的污名標籤,父母小心地藏著這個祕密,直到17歲生日那天,她興奮地告訴眼科醫師要去學開車,當作自己的17歲生日禮物,醫師沉默後,轉頭問凱西的母親:「你還沒告訴她嗎?」

真相,在17歲時猝不及防的揭開了。

進入社會後,她做了很多工作,考古學家、餐廳經理、按摩師、園藝師、商業諮詢顧問,沒有人知道她看不見。厚厚的黑框眼鏡,以及無懈可擊的笑容是她的鎧甲,她把自己偽裝的跟其他人一樣,她害怕失去工作,害怕被標籤成一個輸家、弱者。

「我自己歧視身障……我自己的身障。」她接受英文《新政治家》(New Statesman)專訪時說。

她在職場上隱瞞了11年,直到28歲雙眼決定罷工。「我為了試圖看見、試圖隱藏、試圖偽裝而疲憊不堪。」她暫離工作,去了印度追求兒時的夢想,成為大象騎士,騎著大象跋涉一千公里,募得的錢足以讓六千人接受白內障手術,重見光明。

然後,她捲土重來,辭職,組織身障倡議組織,要讓企業看見「房間裡的大象」–企業的身障多元共融問題。

她堅信,身障共融問題無法單靠政府、慈善單位或聯合國公約來解決,企業必須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,而且必須「直奔頂端的企業領導人,才是獲得身障包容革命支持的路徑」。

她要CEO開啟與董事會間的對話,「當你有了董事會的對話,行動才會發生」,企業開始動起來,找到好的解決方案,並試著規模化,然後推動供應鍊發生系統性的質變。

想要燃起燎原烈火,該從哪裡點火?要找誰?又怎麼談?

最初,每個人都告訴她不可能。21年前她從印度回來,決定為身障發聲時,企業給她的回應一模一樣。

「企業說,對,對,不,我們以後會做身障,但不是今年,明年吧,因為今年我們要做A、B或C科技。」凱西回想2018年剛推動價值五百強時,四處碰壁。

但火,終究是點著了。

從一個人的吶喊,到眾人相挺的身障就業生態系

老東家埃森哲CEO茱莉・斯威特(Julie Sweet)是最早簽署的企業之一,如滾雪球一般,聯合利華前執行長波曼、英國維珍傳媒營運長傑夫・多茲(Jeff Dodds)、微軟執行長薩蒂亞・納德拉(Satya Nadella)、宏盟集團已故執行副總裁珍娜・里喬(Janet Riccio)陸續加入,打先鋒,做出嘗試。

她特別感謝彭博社董事長高逸雅(Peter Grauer),如此高位的人,在Davos世界經濟論壇的舞台上,對著眾人承認自己對身障包容議題不了解,做的不夠多。

「那就是領導力,因為他所作所為,就是告訴每個人,每個領導者並非無所不知,而他們肯定不知道其企業裡的身障包容或排除,那是正常的。頭幾位CEO的勇氣和領導力對我來說是非凡的。」凱西認為那是對她衝擊最大的一刻。

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後,彷彿被高逸雅的話所鼓舞,他們接到雪片般的支持,一年內超過兩百家企業簽署支持,並在2021年達成五百位企業的加盟。

凱西(紅衣)與五位CEO在2019年世界經濟論壇上對談企業身障共融議題。由左至右分別是:前聯合利華執行長波曼、印度軟體標竿企業Tech Mahindra董事總經理兼執行長錢德・普拉卡什・古爾納尼(Chander Prakash Gurnani)、寶潔北美集團總裁卡羅琳・塔斯塔德(Carolyn Tastad)、彭博社董事長高逸雅、埃森哲北美執行長斯威特。(圖片來源:The Valuable 500 Facebook

一路走來,她認為最大的困難不是讓CEO承認身障包容的重要性,或要他們採取行動,最大的難關是如何突破繁文縟節、重重企業官僚,走到CEO面前。

「我們發現,一旦你引起了 CEO 們的注意並與之交談,他們常常會說好。」凱西說。

至於企業可以怎麼做,來提升身障者的生產力?凱西提到,「要提高身障者生產力最有效的辦法,就是企業專注於身障者賦權,使其能貢獻技能和才智,包括合理的職務再設計,包容設計和提供工作彈性,這些都是企業必須確實做到的。」

她指出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,全球企業在短時間內就做到彈性調整工作型態與流程。期待在不久的未來,不只500強全球企業,在台灣也能看見更多的企業、組織,政府可以一起參予到這個生態系統,共同為身障就業找出新的道路和解方,打造一個更多元包容的社會。

(本文感謝協同研究者王茜穎)

同系列推薦閱讀:
DEI、ESG浪潮下,蘋果、Google等企業加入「價值五百強」,為身障就業寫下新歷史!
愈包容,愈有競爭力!全球企業擁抱DEI的五個收穫

熱門文章
當團隊成員意見分歧,該如何凝聚共識?
用AI改變教學現場,創造下一代嶄新的學習體驗
科技可以如何幫社會解決問題?關鍵只有一個
帶著創業家精神出發!在社企擔任AI數據PM,開展我的影響力職涯
在每天的打怪日常提升專業技能,更清楚未來職涯走向

關注志趣相談室

取得最新資訊和第一手消息!

若水Tech for Good